上海强化重点人群监测 提高就医效率防重症******
央视网消息:在上海,强化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监测,加强用药和健康指导,提高就医效率,应对就诊高峰。
在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,社区工作人员最近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与辖区内的老人、孕产妇、肿瘤放化疗患者等重点人群的联系,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。
通过电话、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加健康监测频次,社区掌握了大部分重点人群的健康信息。而对一些需要药品或者现场探视的独居老人,社区工作人员还会上门走访。在江宁路街道,根据电话联系和走访探视,以及家庭医生反馈的信息,每天都会形成一份“居民区每日一报”表格。
目前,上海在社区医疗机构设发热诊室2594间。为了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,12月29日以来,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增吸氧位1711个、输液位2562个、病床665张等。各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合作,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,共同拿出救治方案,并对重症患者及时转轸。
当下,上海正在推进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类分级诊疗,以区域医联体网格化建设为基础,每个服务网格基本由一家市级综合、一家区级综合和数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,建立三级对口联动机制,畅通双向转诊,通过在基层首诊、有序转诊,为危重症患者让出“生命通道”。
(新春走基层)花馍添年味 生肖闹新春:秦皇岛宝妈巧手蒸“新年兔”花馍******图为苏维娜正在制作“新年兔”花馍。 刘枫 摄
图为苏维娜做好的花馍。 熊浩森 摄
图为苏维娜制作的“发财兔”和“醒狮兔”花馍。 刘枫 摄
图为苏维娜做好的花馍。 熊浩森 摄
图为苏维娜做好的花馍。 刘枫 摄
图为苏维娜展示做好的花馍。 刘枫 摄
1月12日,河北秦皇岛市民苏维娜正在制作“新年兔”花馍。苏维娜是一名宝妈,自2015年自学花馍制作开始,每逢佳节都会蒸各种花馍分享给亲朋好友。2022年,她曾以“冰墩墩”和“雪容融”为原型,用南瓜、菠菜、牛奶、蝶豆花、甜菜根等食材,蒸出颜值与美味兼具的软萌“冰墩墩”和“雪容融”花馍。
苏维娜称,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沿海地区,过年蒸馒头、蒸花馍是很多家庭延续的过年习俗,每当打开热气腾腾的蒸锅,花馍就会带着浓浓的年味儿,为新一年增添喜气。(文/李洋 图/刘枫 熊浩森)
网信彩票地图 |